Wednesday, January 07, 2015

防灾、减灾、赈灾

防灾、减灾、赈灾

黄汉伟(阿依淡州议员)

2014年聖誔节假期期间,东海岸傳来大洪灾的新闻。新闻傳出时,政府單位,各政黨及非政府组织都纷纷的策划赈灾活动。我所屬的民主行动黨也基于马來西亚联合邦精神及人道精神,投入赈灾活动。

我即时响应參加了由行动黨国会领袖林吉祥发动的”赈救瓜拉吉賴,24小时4轮驱动車队”,带领槟州行动黨车队从槟城运送物资于重灾区吉兰丹瓜拉吉赖Kuala Krai。这支22辆車队及90人黨员及志工和一辆货柜车于2015年元旦日凌晨出发,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重灾区瓜位吉赖观音廟,載送超逾1000箱各類物資,支援当地民众。車队来回全程1300公里,于28小时完成运送物资任务,回返槟城。

言论界有些看法说议员不是救灾人员,进入灾区会影响救灾工作,即使去了灾区也于事无補。我对于類似说法是很感冒的。

我反而認为民选议员应该沖上第一缐,更積极的了解灾害的破坏,更堅定的策划救灾及赈灾行动,更精密的思考防灾,减灾计划。

2014年10月20日,我受联合国减灾署邀请出席三天的亚太平洋区适应气候变化及减灾战略工作会议(Workshop on Climate Change Adaption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工作会议上我们讨论的就是如何在城市面对巨大灾难时的反应计划及灾难后重新建设的挑战以及把防灾机制建立在城市规画里。
其中一个个案讨论就是菲律宾中部城市独鲁万市(Tacloban)在2013年11月8日受到五级台风海燕(Typhoon Haiyan)的来袭,死亡人数超过7350人,5萬间屋子被摧毁,造成毁灭性破坏。灾难发生一年后的纪念日,数十万人依然居无定所,建屋依然缓慢。菲律宾政府雖然宣布1600亿比索折合马币120亿的重建计划,这重建计划包括了建新房子,但实际重建速度是太慢了。

独魯万市也规定了新的建築规格,在特定灾害地帶不可建房,房子只能建在特定相对安全区及離开岸边若干尺等。

有人问为何吉兰丹及当地瓜拉吉赖政府的救灾委员会失去效能?我的答案是由州政府及縣长领导的救灾委员会只有能力处理小水患及小灾難,縣长壓根儿都没有想到如此断水,断电,断电讯,断粮食,断医疗的局面。什至警力做为救灾第一缐也自己瓜拉吉赖警局被洪水侵袭,得在警局外扎營。

唯一救灾办法是借用外来的力量,緊急援助,事后还需投入巨大公共资源推行重建计划。当整个市鎮政府机制,经济活动受到重創时,縣长及公务员体系本身皆是灾民时,唯一救灾方案就是外援。

新加坡总理李顯龍在他面子书貼图文说新加坡政府对吉兰丹灾区断水深表同情,特以軍机运送多架食水洁化机(Water Purification Unit) 及技术人員,以实际行动供应洁化食水予广大灾民。每架可供应每天数千公升食水予灾民。看起来马来西亚联邦及各州水务局的设备落后了很多拍。

国家及各州救灾委员会必须重新思考,如何面对大灾难的发生,亦務必找出灾难的前因后果。不然的话,就会好像金马崙洪灾般,短短的数年再度发生,令人愤怒。

我本周会再度啟程与車队前往吉兰丹灾区,去赈灾,也思考如何防灾及减灾。

-----

No comments: